时间: 2025-04-27 06: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7:52
忧患中作
—— 姜特立 〔宋代〕
吉凶既同域,忧喜亦同途。
万缘互起灭,谁能久欢娱。
欢娱既不久,悲恨常与俱。
唯有嵇阮辈,乃能脱囚抱。
一醉了生死,岂复念区区。
小儿玩造物,造物亦戏渠,
举世忧其忧,放浪乐有余。
吉凶的境遇本就交错在一起,忧愁与快乐也总是相伴而行。万物之间的因缘互相生灭,谁能长久享有欢娱呢?欢娱既然不能长久,悲伤和怨恨就总是与之相随。惟有嵇康和阮籍这类人,才能解脱于世俗的囚笼,醉酒之后忘却生死,岂会再去计较那些小事呢?小孩在玩弄造物,而造物也在戏弄他们;整个世界都在忧虑他们的忧虑,却还有人放浪形骸,乐在其中。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劭宗,号惭愧,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常以哲理性内容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社会动荡、士人困惑之时,诗人借古人之言表达对人生无常和二元对立的思考,展现了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反思与超越。
《忧患中作》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姜特立通过对人生的反思,揭示了吉凶、忧喜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诗的开篇,诗人指出吉凶和忧喜是交织的,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欢喜或者绝对的悲伤,二者往往相伴而生。接下来,诗人用“万缘互起灭”来强调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化无常,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短暂的欢娱,因为悲恨往往紧随其后。
诗中提及的嵇阮二人,代表了超脱世俗的理想,显示出诗人向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他通过“醉”来表达对生死的淡然,似乎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的苦难与欢愉,最好的方式是随性而为。最后一联以“举世忧其忧”与“放浪乐有余”相对,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忧虑与个人的乐观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姜特立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他对自由与放纵的向往,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强调了世俗的忧虑与个人的洒脱之间的对立,倡导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苦乐时保持一颗自由的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嵇阮辈”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嵇康与阮籍
B. 李白与杜甫
C. 陶渊明与王维
D. 白居易与元稹
诗中“举世忧其忧,放浪乐有余”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大家都在忧虑,个人却乐在其中
B. 大家都在快乐,个人却忧虑
C. 所有人都在忙碌
D. 大家都在争吵
诗中提到的“欢娱”象征什么?
A. 永恒的快乐
B. 短暂的快乐
C. 悲伤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忧患中作》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都强调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超脱,但姜特立更加强调世俗的痛苦与个人的解脱,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