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3:32
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
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
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
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
在阴暗的森林里没有阳光的土壤,幽深的山谷里则常常有泉水流下。攀登高山走过重重险阻,危险尽头才得以看到山巅的景象。人生活在万物之中,周围的事物都能遮蔽天空。只有当身体超出万物的表面,万象才会开始显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类存在的关系,反映了道家哲学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思想。
作者介绍: 黄玠,元代诗人,字子实,号石山。生于元代初期,曾任官职,后隐居不仕,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哲理深邃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哲理思考,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
《拟古 其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在“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中,诗人展现了阴暗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压抑感。接着,诗人通过“登山履众险”表达了攀登高峰的艰难与不易,暗喻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与困境。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人如何从物质中超越,最终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在自然的艰难环境中,人需要超越物质的束缚,寻找更深层的生命意义与真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翳林无阳土”中的“翳”字意思是?
诗中提到“登山履众险”,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象始昭然”意味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