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2:39
独夜
村路泥淹雪,虚檐水结冰。
长征荷戈客,暂到放包僧。
妖鵩鸣高树,饥鼯触闇灯。
谁能问良苦?衰病正相乘。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村庄的道路被泥泞和雪淹没,屋檐下的水结成了冰。身为远行者的我,背负着行囊,暂时停下来放下包袱,像个乞丐一样。树上妖鸟在高声鸣叫,饥饿的飞鼠碰触着昏暗的灯光。谁能来问我内心的苦楚呢?我正经历着衰老和疾病的双重折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长征荷戈客”可联想到古代游子或兵士的形象,暗指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多次战乱,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以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而著称。
创作背景: 《独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北方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国家局势动荡,诗人在这段时间内身心俱疲,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寂静夜晚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
《独夜》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的开头“村路泥淹雪,虚檐水结冰”营造出一种冬季的严寒和荒凉,表现出诗人身处的环境之艰苦,仿佛在暗示着他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是“长征荷戈客”,这不仅指他作为游子的身份,还暗示了他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疲惫。再者,妖鸟的鸣叫和饥鼯的触灯,象征着生命的挣扎与对生存的渴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不安。
最后一句“谁能问良苦?衰病正相乘”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感叹无人理解他的苦楚,衰老与疾病的双重打击让他感到无尽的悲哀。这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世间艰辛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村路泥淹雪”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湿润的夏天
D. 干燥的秋天
诗中的“谁能问良苦?”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兴奋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独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苦闷,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