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45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
春天聚集的越州,皇甫秀才的山亭坐落于山顶。
我回头望去,只有我一个人,错坐在芳香的筵席上。
看那阳光明媚,声音和光影交织在一起。
晴朗的湖水映照着高耸的山峰,翠绿的波浪上漂浮着萍藓。
我为何要抒发高远的志向,为你吟唱秋天的诗篇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秋天”可能象征着成熟与思考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与贾岛共称“孟贾”。他以其诗歌的情感深邃和语言简练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社会的冷静观察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郊在越州时,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一个人对春天集会的渴望与对秋天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是孟郊的一首山水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通过“嘉宾在何处”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聚会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暗示了他内心的寂寞。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湖光山色的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诗中“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示内心的感受,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一句“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则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春天的欣赏与对友人聚会的渴望,同时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嘉宾”指的是谁?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晴湖泻峰嶂”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