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4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40:37
靖安寄居
作者: 孟郊(唐代)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
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
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
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华的拒绝。他所寄居的地方幽静而简单,诗人对这份宁静倍感珍惜。他在渴望清泉解渴时,宁愿饮用混浊的泉水;在饥肠辘辘时,也只吃无名的野菜。诗人通过简单的饮食和衣着,来体现他对物质的放弃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提到古人认为节俭是美德,现实中却发现自己在追求中愈加显得可怜而无能,面对忙碌的生活,内心却无处安放。虽然外界喧嚣,但他心中却渴望安宁与归属,梦中时常回到洞庭湖,坐在长安的储藏室中。最终,他心中的理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的无奈。
作者介绍:孟郊,字东野,号冷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直抒胸臆的风格著称。他一生多遭困顿,常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孟郊晚年,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反映了他在生活困境中的心路历程。
《靖安寄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反复强调的“静”和“简”,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更是对自身内心的渴望。孟郊以简单的生活为背景,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他用“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描绘了他对物质的淡薄和对精神世界的渴求。诗中提到的“古云俭成德”,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反映了孟郊对传统美德的认同。
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常常使人们迷失,孟郊的诗恰恰提醒我们要重视精神的满足,保持内心的宁静。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孟郊在《靖安寄居》中强调:
填空题:诗中提到“败菜不敢火”,反映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孟郊在诗中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