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46:45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在白草和黄羊之外,只听到觱篥的哀鸣。远远地寻找苏武庙,却不登上李陵台。风助长了群鹰的搏击,云随着万马奔腾而来。关前无数的柳树,一夜之间落满了龙堆。
屈大均(1630-1696),清代著名诗人,字翁山,广东番禺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尤其擅长写边塞风光和民族英雄。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通过对苏武庙和李陵台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和对投降行为的批判。
这首诗以边塞的荒凉为背景,通过对苏武庙和李陵台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和对投降行为的批判。诗中“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孤寂,而“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则明确表达了对苏武忠贞不屈精神的敬仰和对李陵投降行为的鄙视。后两句“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壮阔和战斗的激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荒凉景象的描绘和对苏武庙和李陵台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和对投降行为的批判,展现了边塞的壮阔和沧桑。
诗中“白草黄羊外”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边塞的繁华 B. 边塞的荒凉 C. 边塞的战斗 D. 边塞的和平
诗中“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苏武的敬仰和对李陵的鄙视 B. 对苏武的鄙视和对李陵的敬仰 C. 对苏武和李陵的敬仰 D. 对苏武和李陵的鄙视
诗中“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