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19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其二
作者: 王绂 〔明代〕
雅乐古而澹,其如世不好。
郑声何浸淫,四座舞且蹈。
感慨既异致,善恶难类报。
礿天苦幽玄,纷纷媚于灶。
所享苟非诚,罪福恐颠倒。
立身岂无术,理物良有道。
曾闻舞干羽,苗格罢征讨。
这首诗表达了古老的雅乐虽然高雅而清淡,却似乎不被这个世俗所重视。郑声的音乐流行而盛行,四周的人都随之舞蹈。对这种情况,我感慨万千,善恶之报难以分清。大自然的奥秘深邃而神秘,却被纷繁的世俗所迷惑。所享受的东西若不是真心实意,罪与福恐怕会颠倒。立身处世难道没有道理可言吗?自然事物的规律总是有理可循的。我曾听说舞干羽的舞蹈,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征讨。
作者介绍: 王绂(约1550-1620),字子皓,号南村,明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绂与友人陈羽士的交流之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音乐文化现象的思考。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其二》展现了王绂对当时社会音乐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批判。诗中通过对比“雅乐”和“郑声”,揭示了当时人们对高雅文化的忽视和对低俗文化的追捧。雅乐的清淡与郑声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诗的后半部分则探讨了善恶难以分清的道德观念,表现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王绂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音乐文化的反思,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善恶难分的复杂人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雅乐”与“郑声”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是?
“立身岂无术”一句中“术”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