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13:36
回雁峰
作者: 齐己 〔唐代〕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瘴雨过后的景象,作者在危崖边的小路上徘徊,感叹壮丽的寿岳值得依靠,仿佛能与仙境相合。北方的鸿雁在空中呜鸣,南方的旅途却艰难无比。未来思念隐居的生活,不知何处可以凭栏远眺。
“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和思乡,古人常将鸿雁视为传情的信使。“仙坛”则涉及道教文化,代表着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理想。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深,号东皋,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擅长写诗,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场景或许是在他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齐己的《回雁峰》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事的思考。开头的“瘴雨过孱颜”以生动的意象引入,展现出一幅雨后苍白的景象,给人一种困惑和迷茫的感觉。接着通过对寿岳的描绘,表现出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暗示着诗人对长生与安宁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影北鸿声乱”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困扰,北方的鸿雁寓意着离别与孤独,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点出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渴望,虽有隐退的愿望,但又充满了迷惘和不确定性。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困惑,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寿岳”代表什么?
A. 现实中的山岳
B. 理想与追求
C. 隐居的地方
答案:B
“青南客道难”中的“客道”指的是什么?
A. 旅行的道路
B. 归家的路
C. 朋友的道路
答案:A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事的批评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齐己的《回雁峰》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齐己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两者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