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41
少时为学岂身谋,欲老低徊各自羞。
乘马从徒真扰扰,求田问舍转悠悠。
弦歌旧国平生乐,鞍马新年几日留。
坐想摇鞭杨柳路,春风先我入皇州。
年轻时学习并非为了自身的谋求,想要老去而回首时却感到羞愧。
骑马与朋友同行,真是热闹喧哗;寻求田地和住所的事情却显得悠然自得。
在故土的琴瑟之声中生平愉快,马鞍和马匹在新年里停留几日。
坐在想象中摇鞭走在杨柳路上,春风早已引我进入京城。
诗中提到的“弦歌旧国”指的是昔日的故乡,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土的依恋以及对人生轨迹的反思。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创立的“新法”旨在振兴国力,改善民生,虽然在其生前遭遇了诸多阻力,但其成就与思想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对个人选择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
《寄平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王安石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理想与老年时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变化。开头的“少时为学岂身谋”不仅揭示了他年轻时追求知识的初衷,更引发对“欲老低徊”的忧虑,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接着“乘马从徒真扰扰”描绘了他与友人相聚的热闹场景,反映出人生中的友情与热情。
而后“求田问舍转悠悠”则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与安定的渴望,似乎在叹息年轻时的理想已被现实所取代。在最后两句中,作者通过“春风先我入皇州”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个体的情感,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激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忘珍惜当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选择与理想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王安石在诗中对年轻时的追求有何感慨?
诗中“乘马从徒”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春风先我入皇州”中“春风”象征什么?
答案:
王安石的《寄平甫》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王安石更偏向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与时代的忧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