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天仙子 元夕》

时间: 2025-04-26 21:15:48

诗句

垂垂冻雨凌珠滴。

阿谁唤作镫花夕。

当时有梦到今圆,孤烟幂。

残膏腻。

寒山不着东风力。

才领取归鸿嘹呖。

又消受残梅狼籍。

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

天难识。

明年消尽中原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5:48

原文展示:

天仙子 元夕
王夫之 〔明代〕

垂垂冻雨凌珠滴。
阿谁唤作镫花夕。
当时有梦到今圆,
孤烟幂。
残膏腻。
寒山不着东风力。
才领取归鸿嘹呖。
又消受残梅狼籍。
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
天难识。
明年消尽中原历。


白话文翻译:

在冰冷的雨水中,珠子般的水滴缓缓落下。
是谁呼唤这晚上的灯花呢?
当初曾有梦到如今的团圆,
孤烟缭绕。
残留的脂膏很腻。
寒冷的山上感受不到东风的力量。
刚刚接到归来的鸿雁声,
又遭遇残梅的狼藉。
昨天的元宵节,仿佛人们已非昔日。
天上难以辨识。
明年中原的历程又将消逝。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垂:形容水滴缓缓落下的样子。
  • 镫花夕:灯花夜,元宵节的灯火。
  • 孤烟幂:孤独的烟雾缭绕。
  • 残膏腻:指剩余的脂膏,形容油腻的感觉。
  • 归鸿:归来的鸿雁,常用来比喻远行归来的人。
  • 狼籍:狼藉,指凌乱不堪的样子。
  • 天难识:天上难以辨识,指对未来的迷茫。

典故解析:

  • 元宵:指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 孤烟:古诗中常用来表达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静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主张理学与心性之道。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常以感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天仙子 元夕》是在元宵节写的,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诗歌鉴赏:

《天仙子 元夕》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透过元宵节的背景,诗人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开篇以“垂垂冻雨凌珠滴”引入,描绘了寒冷的冬雨,造成了一种冷清而寂寞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元宵节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阿谁唤作镫花夕”一句,诗人自问,似乎在表达对节日热闹氛围的渴望,却又感到无从呼唤。这种无助感在后面的“孤烟幂”中愈发明显,孤烟缭绕,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显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仿佛在感叹岁月如梭,昔日的团圆已成往事,而人事却已非。最后一句“明年消尽中原历”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体情感和哲理性,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垂垂冻雨凌珠滴:描绘冰冷的雨水如珠子般滴落,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2. 阿谁唤作镫花夕:自问谁在呼唤元宵的热闹,表现出对节日的渴望。
  3. 当时有梦到今圆:暗示曾经的美好梦境已成为现实。
  4. 孤烟幂:孤独的烟雾环绕,象征着心灵的孤寂。
  5. 残膏腻:残余的油腻让人感到厌倦。
  6. 寒山不着东风力:寒冷的山上感受不到春风的温暖,暗示生命的寒冷与寂静。
  7. 才领取归鸿嘹呖:刚刚听到归来的鸿雁声,带出思念与孤独感。
  8. 又消受残梅狼籍:再次遭遇残梅的狼藉,暗示生活的无奈。
  9. 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感慨昨日的团圆已成过去,人事已变。
  10. 天难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11. 明年消尽中原历:暗示时间的流逝,未来的不可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滴比喻为珠子,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通过“阿谁唤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助。
  • 对仗:整首词中有较多的对仗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冻雨: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镫花:代表着节日的热闹和美好。
  • 孤烟:象征孤独和迷茫。
  • 归鸿:象征着思念与归属感。
  • 残梅: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垂冻雨凌珠滴”中的“垂垂”形容的是: A. 笑容
    B. 慢慢滴落
    C. 飞舞

  2. “阿谁唤作镫花夕”是表达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春天
    B. 元宵的热闹
    C. 梦想

  3. 诗中提到的“孤烟”象征着: A. 喜悦
    B. 孤独
    C. 丰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元夕》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夫之的《天仙子 元夕》与李清照的《元夕》都涉及到元宵节的主题,但王夫之更多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节日的热闹和团圆的美好。

参考资料:

  1. 王夫之《文集》
  2. 《明清诗词选》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暗香(送杜景斋归永嘉) 南乡子 春从天上来(己亥春,复回西湖,饮静传董高士楼,作此解以写我忧。) 红情/暗香 清平乐(赠云麓麓道人) 如梦令(题渔乐图) 法曲献仙音(席上听琵琶有感) 探芳信·坐清昼 清平乐(过吴见屠存博近诗,有怀其人) 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民法 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偎香倚玉 隆富 抚今追昔 三撇旁的字 烂紫 包含翩的成语 贫富悬殊 征数 包含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挚的词语有哪些 来好息师 厄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不能赞一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