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3:48
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
谁说谭郎的样子像我,握着手问别人却似乎没有。心中明了其实已是如此,形似的事物终究模糊不清。我早已因你的诗而认识你,晓月下的残雪在风中鸣叫。境地清幽,音韵寥寥,意念飘忽不定,虎井的几篇诗篇仍可回味。吴江与楚峭两地辽阔,期待你不来真是空虚岁月。西湖烟水是我的故乡,岂知这里也有谭郎。十年寻觅终于相逢,停车下船各自叹息。忽然魂魄合为一体,异者的衣裳与鞋子。城中兄弟情谊虽然深厚,却非我与子之情意完全。两山的红叶正待相映,子诗我画彼此无嫌隙。我家震泽的梅花里,湖面烟气与花光交织三十里。愿与你共度梅花季,且待春深再上湘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芳,明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西湖,表达了与谭友相见的喜悦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流芳的《西湖喜遇谭友夏赋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喜悦与思索。诗中开篇便用“谁言谭郎貌似我”引出主旨,表现出诗人与谭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与默契。诗人通过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强调了内心的理解超越外在的相貌。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月色、残雪、风声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反映出他对友人诗作的赞赏。诗中的“虎井数篇犹可思”,则表明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诗人对吴江与楚峭的辽阔描写,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珍贵性。最后,诗人以“留子共度梅花时”结束,展现出一种期盼与共享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与对谭友情谊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李流芳的《西湖喜遇谭友夏赋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历史的思考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____”是指与诗人有深厚情谊的朋友。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流芳的作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但李流芳更强调自然与友情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家人的思念与愁苦。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