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5:14
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
作者:王安石
扁舟畏朝热,望夜倚桅樯。
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
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在小舟上害怕早晨的酷热,依靠桅杆望向夜空。
太阳与火云逐渐退去,风中夹杂着水气的凉意。
未到秋天就已感到身体微微不适,黎明时分洗涤愁肠。
坚定我的江湖情怀,滔滔不绝的兴致依然不忘。
王安石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诗中表现出他对夏夜的细腻感受和对江湖生活的执着情怀。江湖意指一种自由而洒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致力于通过改革改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朴素而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夜,诗人通过舟中凉意感怀,表达对于自然的感悟与生命的思考。夏夜的清凉与白天的炎热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纠结。
王安石的《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清凉与个人内心的感悟。全诗通过对舟中情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开头的“扁舟畏朝热”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小舟漂泊于水面的画面,表达了对炎热的恐惧与对夜晚清凉的渴望。接下来的“日共火云退”,通过火云的意象,暗示白天的结束,夜晚的降临则带来了一丝凉意,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舒缓。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则将个人的身体感受与情感状态结合,表现出夏夜的宁静与人内心的静默思索。此处的“浣愁肠”不仅是洗涤,更是一种心灵的解脱,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最后一句“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则展现了王安石坚定的江湖情怀,尽管面临生活的困扰与身体的虚弱,内心的豪情依然不减,突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他对江湖生活的坚定追求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扁舟畏朝热”表达了什么情感?
“未秋轻病骨”中的“未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江湖意”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