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8:21
送绝粒僧
施肩吾 〔唐代〕
碧洞青萝不畏深,
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
一室无烟何处寻。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碧绿的洞穴中,青色的藤萝不怕深邃的阴暗,不愿让饥饿和口渴去困扰自己的禅心。如果期盼野外的客人来访,那么在这无烟的室内又该在哪里寻找他们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可以看出施肩吾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诗中表达了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态,这与禅宗的清净无为相契合。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诗和禅诗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施肩吾隐居之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访友的期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送绝粒僧》这首诗字字珠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的开头“碧洞青萝不畏深”,描绘了一个清静而深邃的自然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此处的“碧洞”与“青萝”,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希望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修行。
接着“免将饥渴累禅心”一句,诗人以饥渴比喻外在的困扰,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清净。禅修者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解脱,而这种解脱正是要摆脱世俗的牵绊。
后两句“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但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虽然有心相邀,然而在这清静的居所,似乎又显得格外的寂寥。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呈现了一幅禅意十足的生活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期盼友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清幽的环境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洞青萝”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免将饥渴累禅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最后一句“何处寻”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但王维更侧重于描写自然景致的和谐美,而施肩吾则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此外,施肩吾的诗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充满了对友谊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