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14:56
诗词名称: 牛渚山观大江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巨灵劈破苍山石,
鞭起九龙入空碧。
山分两半合不成,
夹住长江数千尺。
九道惊湍相击撞,
雷声怒发谁敢当。
神蛟出没不可数,
往往杀气摩穹苍。
呜呼蜀道行且难,
剑门险似铁门关。
一夫可敌万夫勇,
大开栈道通殽函。
固知长江当城壁,
立此天堑限南北。
东南王气无穷年,
此江未必成桑田。
君不见敌兵百万连艨艟,
雄师出斗一扫空。
书生不能长钥与大剑,
只坐帷幄收奇功。
巨灵神灵劈开了苍山的巨石,
鞭策着九条龙飞向空中的碧蓝。
山被分成两半却又无法合拢,
夹住了长江,绵延数千尺。
九道激流相互撞击,
雷声轰鸣,谁敢抵挡?
神秘的蛟龙出没无数,
时常带来令人胆寒的气息。
唉,蜀道行走实在艰难,
剑门的险峻如同铁门关。
一人之勇可敌万夫,
大开栈道通往殽函。
可知长江如同城墙,
这道天堑分隔南北。
东南的王气无穷无尽,
这条江未必会变成桑田。
你难道没见敌军百万艨艟,
雄师出征一举扫清敌寇?
书生不能长久持剑与大剑,
只能在帷幄中谋划奇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豪放、气势磅礴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作者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英雄豪杰的向往。
《牛渚山观大江》是一首描绘大自然壮丽景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诗。全诗通过对长江的宏大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威严与气势。开篇即以“巨灵劈破苍山石”引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长江的气势,接着用“九龙入空碧”描绘水波涌动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江水奔腾不息的力量。诗中多次提到“杀气”,表达出对江水及周边险境的敬畏与警惕。
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引入了历史和军事的元素,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一夫可敌万夫勇,大开栈道通殽函”,表达了在困境中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在艰难环境下开辟道路的决心。最后一句“书生不能长钥与大剑”,则展现了知识与力量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渴望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有自然的壮阔,又有历史的沉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力量的对比。诗人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巨灵劈破苍山石”中的“巨灵”指的是: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传说中的神灵
C. 一座山
D. 一条河流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
A. 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B. 通往蜀地的道路
C. 一条商业贸易路线
D. 一条古代的旅行路线
“一夫可敌万夫勇”的意思是:
A. 一个人的勇气可以打败很多人
B. 一夫的勇气无关紧要
C. 万夫的勇气可以胜过一夫
D. 勇气与士兵数量无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牛渚山观大江》的诗意与背景,同时也提供了互动学习和诗词比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