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06:55
放旷疏林下,清风吹鬓毛。
傍梅读周易,对酒歌离骚。
诗思秋云淡,古怀明月高。
五湖天地别,烟水绿平蒿。
在宽敞的稀疏树林下,清风拂过我的鬓发。
在梅树旁阅读《周易》,对着酒杯吟唱《离骚》。
诗意在秋天的云淡中升腾,古老的情怀在明月高悬时涌现。
五湖四海彼此分隔,烟水弥漫,绿草平铺在蒿草之间。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洒脱、清新之气,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于宋代,那个时代诗人们常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诗作中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谩题》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开篇“放旷疏林下,清风吹鬓毛”,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树林中感受着自然的抚慰,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心态。接下来的“傍梅读周易,对酒歌离骚”,则将个人的修养与古代经典相结合,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对古典文学的敬仰。同时,诗人在酒杯中吟唱《离骚》,既是对屈原的致敬,也暗示了自身对情感的复杂纠结。
“诗思秋云淡,古怀明月高”一句,承接前文,表达了在空旷的秋天中,诗人的思绪随着淡薄的云彩飘动,古老的情怀如明月般高悬,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最后一句“五湖天地别,烟水绿平蒿”则将个人的思索与辽阔的天地相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孤独与疏离感。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哲理深度。
全诗围绕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体现了孤独而渴望沟通的情感基调。
诗中“清风吹鬓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愤怒
答案:B
“傍梅读周易”中“梅”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高洁
C. 富贵
答案:B
诗人通过“烟水绿平蒿”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繁华
B. 孤独与宁静
C. 忧愁
答案:B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龙翰的《谩题》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是通过酒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悟。两者都展现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