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12
故人名字在瀛洲,
邂逅低徊向此留。
鸥鸟一双随坐啸,
荷花十丈对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
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应疑鬼神事,
知君能复几来游。
我那故人的名字在遥远的瀛洲,
偶然相遇低头徘徊在此留下。
一双鸥鸟伴随我在此鸣叫,
十丈荷花正对着幽深的水面。
水面上映着清如洗的樽俎,
山上染着如翠带的衣巾。
宣室里显然让人怀疑是鬼神的事,
不知道你还能来这里游玩几次。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新法,影响深远。他的诗词风格典雅,富有哲理,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中表现出对老友的思念与自然的细腻描绘,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故人名字在瀛洲”引入,既表明了友人的远方,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水与山的描写则增强了环境的清新与生动,“水涵樽俎清如洗”不仅描绘了水的清澈,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最后一句“知君能复几来游”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友谊的期待与不确定感,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诗人通过美丽的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朋友
b) 理想中的境地
c) 现实中的烦恼
“水涵樽俎清如洗”中的“樽”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酒器
c) 食物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
a) 忘记
b) 怀念
c) 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留题微之廨中清辉阁》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王安石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李白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表达手法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