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31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站在高高的栏杆上,手中酒杯的影子在星宿间摇动。海洋连接着三千个蛮夷岛国,山川镇守着东南的数百个州郡。草木间透出帝王的气度,衣冠不整令人想起晋朝人的羞愧。往昔的越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如今只剩下一曲渔歌在黄昏的鸥鸟中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山水和历史,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南北分裂之际,诗人可能在此时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并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越镇山楼》是一首描绘壮丽山河与历史沧桑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感。首句“百尺阑干最上头”直接引入场景,展现出诗人身处高楼之上,俯瞩四方的壮丽气势。接着“杯中旗影动奎娄”,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酒杯的影子在星宿间摇动,增加了诗的意境深远。
在描绘地理的过程中,“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展现了诗人对海洋和山川的深刻理解,突出了南宋时期国土广阔的气势,同时也透出一丝孤独感与对历史的沉思。接下来的“草木更含天子气”,则表现出大自然中潜藏的皇权气息,暗示着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一句“一曲渔歌起暮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渔歌象征着生活的宁静,而黄昏的鸥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给人以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与历史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和平与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蛮岛”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国家?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草木更含天子气”中的“天子气”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生机
B. 皇权的威严
C. 农田的丰收
D. 文化的繁荣
诗中提到的“旧来越战吴争事”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友谊
B. 战争与历史
C. 自然的美
D. 生活的安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柴随亨的《越镇山楼》更注重历史和地理的结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宁静与人的内心感受。两者都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但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