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54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作者: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在远处,雨停了,云也散了。我依靠在栏杆上,悄悄地注视着秋天的光景。
黄昏的景象显得凄凉,让我不禁想起了宋玉的悲伤。
水边的微风轻轻吹拂,水草渐渐枯萎,月下的露水使得梧桐树的叶子变得发黄。
我心中充满了伤感。故人在哪里呢?烟雾和水流之间一片茫茫。
难以忘怀的是,我们的文会和酒席,几次孤独的风月,岁月也在不断变迁。
海阔山遥,不知道哪里才是潇湘。
想念双燕,难以寄去远方的消息,指着黄昏的天空来识别归航的方向。
在黯淡的相望中,听着孤鸿的哀鸣,我独自站在斜阳下。
作者介绍: 柳永(987-1053),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以其婉约派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爱情、思乡等主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情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柳永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描绘的秋天景象,正是他内心孤独和思乡情绪的外在反映。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是柳永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化。开头以“望处雨收云断”引出秋天的景象,景与情交织,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内心的孤寂。接着,通过“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
词中描写的“水风轻,蘋花渐老”,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随着意象的发展,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愈发浓烈,尤其是在“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反问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诗人以“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收尾,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凄凉的感觉,像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尽的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望处雨收云断”中的“云断”意指什么?
A. 天气恶劣
B. 天气转晴
C. 心情低落
D. 人生无常
词中提到的“宋玉”是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悲凉
C. 友情
D.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