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丛花》

时间: 2025-05-12 13:29:24

诗句

轻阴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园中。

枝头叶暗霜痕在,换新绿、何处东风?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当日旧游踪?

月门半掩小桥弓,溪水尚淙淙。

临流且莫惊双鬓,少年事,都已朦胧。

行过曲廊,回眸恍惚,碧树缀千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29:24

原文展示:

轻阴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园中。
枝头叶暗霜痕在,换新绿何处东风?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当日旧游踪?
月门半掩小桥弓,溪水尚淙淙。
临流且莫惊双鬓,少年事,都已朦胧。
行过曲廊,回眸恍惚,碧树缀千红。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阴影下,心中满是沉重的思绪,我漫步在小园中。树枝上,叶子暗淡,霜痕犹在,春天的东风何时才能带来新绿呢?寒冷的石头上,苔藓依然冰冻,谁还记得那时的游玩痕迹?月门半掩着小桥,溪水依旧潺潺流淌。站在水边,不要惊动我已白发的双鬓,往日的少年情事,早已模糊不清。走过弯曲的长廊,回眸之间恍惚,碧绿的树木上点缀着千朵红花。

注释:

  • 轻阴:形容阴影轻柔。
  • 漠漠:形容寂静、模糊的样子。
  • 重重:指心中沉重的思绪。
  • 信步:随意地走。
  • 霜痕:指霜冻留下的痕迹。
  • 东风:春风,象征新生。
  • 寒石冻苔:冬天的寒石与冰冻的苔藓,表现了时节的寒冷。
  • 旧游踪:过去游玩的足迹。
  • 月门:古代园林中的一种门,形状如月亮。
  • 淙淙:形容水流声。
  • 临流:在水边。
  • 双鬓:指头发,常用来形容衰老。
  • 恍惚:模糊不清的状态。
  • 碧树缀千红:树木碧绿,点缀着千朵红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生于20世纪,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她的诗作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一丛花》创作于一个春日,诗人游览小园时,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与怀旧,反映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一丛花》是一首描写春日小园景致的诗,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几句“轻阴漠漠意重重”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恬淡而又沉重的氛围中。诗人漫步在小园中,目光投向枝头,暗淡的叶子上依然留有霜痕,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这句引人深思,诗人透过冰冻的苔藓,想起了过往的游玩痕迹,表达了对已逝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月门半掩小桥弓,溪水尚淙淙”,描绘了园中一幅宁静的小景,溪水的淙淙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再看“临流且莫惊双鬓,少年事,都已朦胧”,诗人在水边感慨自己已不再年轻,往日的少年情怀已模糊不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行过曲廊,回眸恍惚,碧树缀千红”则将整个园景渲染得生动而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美好,尽管时光已逝。

整首诗在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阴漠漠意重重:轻柔的阴影中,情绪沉重,暗示内心的思绪。
  • 信步小园中:随意走在小园中,表现一种悠闲的状态。
  • 枝头叶暗霜痕在:树枝上叶子颜色暗淡,霜痕依旧,象征冬去春来的交替。
  • 换新绿何处东风:期待春风带来新绿,表现对生机的渴望。
  •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寒冷的石头上苔藓冰冻,谁能记得往日的游玩。
  • 当日旧游踪: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
  • 月门半掩小桥弓:门半掩,桥弯,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溪水尚淙淙:小溪依然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临流且莫惊双鬓:在水边,感叹自己已老,不愿惊扰。
  • 少年事,都已朦胧:少年时的事情已模糊,流露出感伤。
  • 行过曲廊,回眸恍惚:走过曲折的长廊,回头间感到恍惚。
  • 碧树缀千红:绿树上点缀着红花,象征生命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阴漠漠”,将阴影比作情感,增强意境。
  • 拟人:如“溪水尚淙淙”,使无生命的水有了生命的表现。
  • 对仗:如“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小园的景致,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影:象征着过去的回忆与情感的沉重。
  • 霜痕:代表着寒冷的过去与生命的无常。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 溪水:流动的时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碧树:生命的美好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信步小园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悠闲
    • B. 忧郁
    • C. 激动
  2. “寒石冻苔”中的“寒石”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冷漠
    • C. 过去的回忆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景象?

    • A. 荒凉
    • B. 美丽
    • C. 忧伤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静夜思》:通过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东坡铜印 水调歌头 其一 春寿太守 水调歌头 其七 答甬川少宰纳凉之作 水调歌头 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过燕子矶 水调歌头·曾记武林日 水调歌头 癸巳中秋后一日渝州闻喜会馆雅集,主人以民乐助兴,适逢幻庐生日,步东坡韵为寿 水调歌头 闻黄鹤楼新建落成喜赋 水调歌头·九月二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事出有因 穴宝盖的字 手结尾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朱唇粉面 包含蹈的成语 游痴 识大体,顾大局 彻心彻骨 瓜饮 牛字旁的字 闻噎废食 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正版 山字旁的字 朽木不雕,粪墙不圬 包含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