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6: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13:22
朱敦儒的《定风波》
红药花前欲送春。
金鞭柘弹趁芳尘。
故傍绣帘挼柳线。
恰见。淡梳妆映瘦腰身。
闲倚金铺书闷字。
尤殢。为谁憔悴减心情。
放下彩毫匀粉泪。
弹指。你不知人是不知人。
在红药花前我想要送走春天,
金色的鞭子轻轻弹起花香的尘埃。
我故意靠在绣帘旁,捻着柳枝的细线,
正好看见,她淡淡的妆容映衬着纤细的腰身。
我悠闲地倚靠在金色的书桌上,写着闷闷不乐的字,
不禁感慨:她为了谁而憔悴,心情变得如此沉重。
我放下彩色的毛笔,轻轻拭去眼中的泪水,
弹指之间,你却不知道我心中所想。
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描绘出一种细腻的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伤。
朱敦儒(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文,号梅溪,是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片段为题材,情感真挚而细腻。
《定风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定风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情感纠葛。诗人以“红药花前欲送春”开篇,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富有生机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来临。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的淡妆、纤细的腰身,无不流露出一种优雅与哀愁。
诗中多次提到的“心情”、“憔悴”,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尤其是“为谁憔悴减心情”,似乎在问自己,也在问那位女子,生活中的爱与痛、欢笑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情感网。最后一句“你不知人是不知人”则更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尽管彼此相伴,却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内心。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揭示了人情冷暖,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令人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探讨了爱与生活中无法沟通的无奈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类情感的脆弱与美丽。
诗中提到的“红药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女子的描绘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最后一句“你不知人是不知人”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