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12:42
求仙曲
作者: 孟郊 〔唐代〕
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
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
铲惑有灵药,饵真成本源。
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
求仙的道路,以修道为根本。
若心中妄图追求,吃药又有什么意义?
铲除迷惑有灵丹妙药,服用真药才能回归本源。
自当摆脱尘世的束缚,驾驭凤凰登上昆仑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常带有一种悲壮的情感。
创作背景:
《求仙曲》创作于孟郊对道教文化的思考时期,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渴望。唐代是道教盛行的时期,许多文人都对道教的哲学和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求仙曲》是孟郊对道教思想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中以“仙教”和“仙宗”开头,明确了追求仙道的方向。诗人在这里强调,追求仙道不仅仅是外在的修炼,更是内心的坚持和信念。前两句通过“门”和“根”的对比,勾勒出修道的框架,暗示着道教的教义与内心的修养是不可分割的。
接下来的“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表达了一种对外在修炼的质疑,认为如果内心不坚定,单靠吃药服药是无济于事的。这一观点在道教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行为必须相辅相成。
后两句“铲惑有灵药,饵真成本源”则引导出一种更为积极的信念,真正的灵药在于铲除内心的迷惑,回归真实的自我。在这种自我觉醒中,可以“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理想中的境界。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道教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清晰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孟郊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对人生与哲学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修炼与觉醒,强调真实自我的回归,反映了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主题,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
诗词测试:
“持心若妄求”中的“妄求”是什么意思?
A. 真诚追求
B. 不切实际的追求
C. 认真希望
D. 轻松希望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着什么?
A. 坚实的土地
B. 理想的境界
C. 普通的生活
D. 过往的记忆
“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世俗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过去的追忆
D. 对生活的失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