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阵图》

时间: 2025-07-12 05:06:58

诗句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06:58

原文展示: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提到,回望古代的真实面貌,面对河源,我爱慕那些留下的痕迹。担心您会遗忘这些往事,因此我姑且在南山的石头上写下我的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1. 望古:指向古代,回顾往昔。
  2. 识其真:识别古代真实的情况。
  3. 临源:面临水源,指的是河流或水源的地方。
  4. 爱往迹:喜爱那些留下的痕迹或遗迹。
  5. 恐君:担忧您。
  6. 遗事节:忘记历史的事情。
  7. 聊下:姑且写下。
  8. 南山石:指南山的岩石,意指在山石上作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铭记与珍视,反映了古人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桓温(312年-373年),字景升,东晋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曾任东晋的镇西大将军,致力于统一北方。他的诗歌多表现出豪情壮志,风格雄浑。桓温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东晋时期,正值士族兴起,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桓温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渴望留存那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以免后人遗忘。

诗歌鉴赏:

《八阵图》是一首极具历史感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开头“望古识其真”便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诗人试图通过回望古代,去了解真实的历史。接下来的“临源爱往迹”中,诗人不仅是在寻找历史的痕迹,更是在表达对那些曾经存在的文化的热爱。

“恐君遗事节”一句,充满了对历史遗忘的担忧,诗人似乎在呼唤后人记住历史,铭记那些宝贵的教训和经历。“聊下南山石”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怀化作文字,寄托在南山的石头上,象征着希望这些文字能够留存下来,成为后人反思的依据。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的追忆,反映了桓温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士族后裔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古识其真:通过回望古代,试图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
  2. 临源爱往迹:在河流旁边,赞美那些留下的历史痕迹。
  3. 恐君遗事节:担心你会忘记这些历史的事件和重要性。
  4. 聊下南山石:于是,我便在南山的石头上写下我的思考与感慨。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2. 隐喻:用“南山石”来象征历史的坚固与永恒,表达对历史的铭记。
  3. 反复:对“古”和“迹”的反复提及,加深了历史的沉重感和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传达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遗忘的忧虑,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底蕴。
  2. :自然的河流,象征着历史的源头与生命的延续。
  3. :历史的痕迹,代表着过去的事件与文化。
  4. 南山石:象征着坚固与永恒,寄托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望古识其真”意为: A. 回顾历史的真实
    B. 向古人请教
    C. 追求真理

  2. 诗人担心什么? A. 自己的记忆
    B. 君主的遗忘
    C. 自然的消逝

  3. “聊下南山石”中的“聊”意为: A. 随意
    B. 认真
    C. 很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浦》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自然的美。
  • 《夜泊牛津浦》: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沉思,主题与桓温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个人化。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魏晋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真珠帘·灯前月下嬉游处 仲秋书事 闲中戏赋村落景物 残历 感中原旧事戏作 饮牛歌 夜饮即事 社日 怀旧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包含榖的词语有哪些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幺弦孤韵 包含宛的词语有哪些 不雅 游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神怡心旷 马字旁的字 无可不可 包含爚的词语有哪些 肝胆过人 巛字旁的字 在处 屮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制举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