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听雨》

时间: 2025-07-12 00:10:40

诗句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10:40

听雨

作者: 虞集 〔元代〕

原文展示:

屏风围坐鬓毵毵,
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
忽听春雨忆江南。

白话文翻译:

屏风围坐,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
红色的蜡烛摇曳着光辉,照得人昏昏欲睡。
在京城多年,感情早已改变,
忽然听到春雨的声音,想起了江南的往事。

注释:

  • 屏风:指隔断的屏风,营造私密的环境。
  • 毵毵:形容头发松散的样子。
  • 绛蜡:绛色的蜡烛,蜡烛的颜色象征着温暖和柔和的光线。
  • 京国:指京城,代表了诗人所处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 情尽改:感情已经改变,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着生机与变化。

典故解析:

“江南”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和文化象征,常常与美丽的风景、温柔的气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联系在一起。诗人提到的“江南”代表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虞集(1280-1348),元代著名诗人、词人,生于江苏。虞集的诗风柔婉细腻,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入诗,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
  •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元代,那时社会动荡,政治变革频繁,诗人在京城生活久而生出对故乡的思念,故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听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独坐屏风之后,听着春雨的声音时的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环境,虽然有着蜡烛的微光,却因思绪的沉重让人感到昏沉。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的转折则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份宁静中,诗人却因春雨而回忆起江南的点滴,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让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屏风围坐鬓毵毵:诗人独自坐在屏风后,头发松散,暗示放松和孤独。
    2. 绛蜡摇光照莫酣:蜡烛摇曳的光影让人昏昏欲睡,渲染出一种梦幻和迷离的氛围。
    3. 京国多年情尽改:在京城生活多年,感情已然改变,表达对过往的惋惜。
    4. 忽听春雨忆江南:春雨的声音唤起了对江南的怀念,情感骤然转向,充满了思乡之情。
  • 修辞手法

    • 对比:前两句营造的静谧与后两句中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蜡烛、春雨等意象相互交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人对往事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屏风:象征私密和孤独。
  • 蜡烛:象征温暖和生命的脆弱。
  • 春雨:象征生机与怀旧,唤起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哪里?
      A. 江南
      B. 京城
      C. 西北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江南的怀念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生活的愤怒
    3. “绛蜡摇光照莫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激动
      B. 沉闷
      C. 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忆江南》
  •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怀念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国家的沧桑变化。
    • 《忆江南》:直接表达对江南的美好回忆,风格更加直白。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虞集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孟子·善信美大 孟子·仁者人也 孟子·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求放心 孟子·亲亲仁民爱物 孟子·杞柳 孟子·牛山 孟子·孟子去齐 孟子·猎较 孟子·具体而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薏苡蒙谤 层见错出 播弄是非 鳥字旁的字 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包含颐的词语有哪些 池酒林胾 望尘莫及 人殊意异 耳字旁的字 招求 手疾眼快 慌慌 羽字旁的字 道不掇遗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