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7-19 07:22:3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07:22:3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落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来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是:怀疑是。
  • 霜:指夜间降落的霜。
  • 举头:抬起头。
  • 望:望见、看。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
  •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旅途中,夜晚在陌生的环境中,月光照耀着床前,激起他对故乡的思念。此时的李白或许正经历着旅途的孤独与无奈,促使他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其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全诗以月光为引子,开篇便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床前的明月光照耀着房间,似乎把大地都涂抹上一层银霜。诗人用“疑是”二字表现出一种微妙的感受,月光与霜的对比,使得夜晚的静谧与清冷感更加浓烈。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抬头望月的动作不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心中情感的流露,月亮成为了他思乡情绪的寄托。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简单的低头动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思乡情怀,令人动容。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使得这首诗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成为了无数游子心声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写夜晚床前的明亮月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用“疑是”表达诗人对月光的迷惑,既表现出月光的清冷,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月亮,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 “低头思故乡”:低头思念故乡,直接展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两句“举头”“低头”形成对称,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与思乡情的表达,展现了孤独游子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传达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是游子思乡的寄托。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故乡:象征归属与温暖,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霜”象征了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王维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伟大诗人,但风格迥异。李白的《静夜思》情感直接,简单而深刻;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深度。两者在思乡主题上的处理各有特色,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唐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诗再次前韵 绝句五首 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诗再次前韵 题吴若愚一经堂 同李汉老登高斋 双庙 寒中偶书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送杜季习四首 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忙里偷闲 夜珠 艮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一世之利 包含鲍的成语 学识渊博 善为我辞 肀字旁的字 指掌可取 包含绰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示爱 烟眼 魏鹊无枝 剖蚌求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