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

时间: 2025-05-21 08:12:16

诗句

就阳位,升圆丘。

佩双玉,御大裘。

膺天命,拥神休。

万灵感,百禄遒。

秉黄钺,建朱旗。

震八表,清二仪。

帝业显,王道夷。

受景命,启皇基。

开九门,怀百神。

通肸蚃,接氤氲。

明粢荐,广乐陈。

奠嘉璧,燎芳薪。

膺宝图,执左契。

德应天,圣飨帝。

荐表衷,荷灵惠。

寿万年,祚百世。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

秉兹一德,禋于六宗。

钦夤宝命,恭肃礼容。

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

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岁功已就,王道无偏。

于焉报本,是用告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12:16

原文展示

郊庙歌辞
作者:赵光逢(唐代)
就阳位,升圆丘。
佩双玉,御大裘。
膺天命,拥神休。
万灵感,百禄遒。
秉黄钺,建朱旗。
震八表,清二仪。
帝业显,王道夷。
受景命,启皇基。
开九门,怀百神。
通肸蚃,接氤氲。
明粢荐,广乐陈。
奠嘉璧,燎芳薪。
膺宝图,执左契。
德应天,圣飨帝。
荐表衷,荷灵惠。
寿万年,祚百世。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
秉兹一德,禋于六宗。
钦夤宝命,恭肃礼容。
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
交感斯在,昭事罔愆。
岁功已就,王道无偏。
于焉报本,是用告虔。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地方,举行圆丘的祭祀仪式。
身佩双玉,穿着华丽的大裘。
承受天命,拥护神灵的安宁。
万物灵气感应,福禄丰盈。
手握黄钺,树立朱色的旗帜。
震动八方,清明二仪。
帝王的事业显赫,王道亨通。
接受天赐的命令,开启皇室的基业。
打开九门,怀抱百神。
通达四方,接引云气。
明亮的祭品,广泛的乐曲陈列。
奠定美好的玉石,点燃芬芳的薪火。
握着宝图,执著左契。
德行感应天意,圣祭奉献给帝王。
献上诚挚的心意,承载灵惠。
愿寿命万年,福祚百世。
唯有德行能动天,感应必然畅通。
秉持这一德,祭祀于六宗。
恭敬地接受宝命,恭敬庄重礼仪。
来访的神灵,永享皇家的和谐。
天只保护有德之人,顺应天命。
交感在此,昭示无愆。
岁功已成,王道不偏。
因此报本,是用来告知虔诚。

注释

  • 阳位:指祭祀的地点,通常是阳光明媚的地方。
  • 圆丘:古代祭祀用的地点,象征圆满与和谐。
  • 佩双玉:佩戴两块玉饰,象征尊贵和吉祥。
  • 膺天命:承受了天的命令或天意。
  • 万灵感:指所有的灵性都能感应到祭祀的诚意。
  • 黄钺:古代帝王的权力象征。
  • 朱旗: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红色旗帜,象征喜庆。
  • 德应天:德行能够感应天的旨意。

典故解析

  • 黄钺与朱旗:这是古代帝王祭祀和统治的象征,表示权威和正义。
  • 六宗:指古代的六个重要宗教或祭祀的神灵,表明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光逢,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祭祀、礼仪和政治,表达了对国家、宗教、道德的热爱和尊重。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是为国家举行的祭祀活动创作的乐章,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诗歌鉴赏

《郊庙歌辞》以其庄重的气氛和雄浑的气势表现了古代祭祀的宏伟场面和对神明的虔诚敬畏。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描绘了祭祀的仪式感以及与之相关的天意、德行、王道等重要主题。

诗中通过“佩双玉”、“秉黄钺”等意象,展示了祭祀者的尊贵地位和神圣使命,强调了“德应天”的道德观念,显示出古人对社会伦理和神权的重视。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的“神灵”、“万灵感”、“长寿”等元素,体现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强烈,适宜于在庄严的场合朗诵。这不仅是一首祭祀的乐章,更是对国家、道德和信仰的礼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就阳位,升圆丘:在阳光明媚的地方,前往圆丘祭祀。
  2. 佩双玉,御大裘:佩戴双玉,穿着华丽的衣服。
  3. 膺天命,拥神休:接受天命,拥护神灵的安宁。
  4. 万灵感,百禄遒:万物灵气感应,福禄丰盈。
  5. 秉黄钺,建朱旗:手握权杖,树立红色的旗帜。
  6. 震八表,清二仪:震动八方,清明二仪。
  7. 帝业显,王道夷:帝王事业显赫,王道平坦。
  8. 受景命,启皇基:接受天命,开启皇家的基业。
  9. 开九门,怀百神:打开九门,怀抱百神。
  10. 通肸蚃,接氤氲:通达四方,接引云气。
  11. 明粢荐,广乐陈:明亮的祭品,广泛的乐曲陈列。
  12. 奠嘉璧,燎芳薪:奠定美好的玉石,点燃芬芳的薪火。
  13. 膺宝图,执左契:握着宝图,执著左契。
  14. 德应天,圣飨帝:德行感应天意,圣祭奉献给帝王。
  15. 荐表衷,荷灵惠:献上诚挚的心意,承载灵惠。
  16. 寿万年,祚百世:愿寿命万年,福祚百世。
  17. 惟德动天,有感必通:唯有德行能动天,感应必然畅通。
  18. 秉兹一德,禋于六宗:秉持这一德,祭祀于六宗。
  19. 钦夤宝命,恭肃礼容:恭敬地接受宝命,恭敬庄重礼仪。
  20. 来顾来享,永穆皇风:来访的神灵,永享皇家的和谐。
  21.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天只保护有德之人,顺应天命。
  22. 交感斯在,昭事罔愆:交感在此,昭示无愆。
  23. 岁功已就,王道无偏:岁功已成,王道不偏。
  24. 于焉报本,是用告虔:因此报本,是用来告知虔诚。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明粢荐,广乐陈”。
  • 比喻:将祭祀比作与神灵的沟通,表现出对神灵的敬重。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如“来顾来享,永穆皇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对德行的强调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望,体现了古人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阳位:象征明亮、光明的地方,代表着吉祥。
  2. 圆丘:象征着完美、和谐的祭祀场所。
  3. 双玉:象征尊贵和吉祥。
  4. 黄钺:象征权威与力量。
  5. 朱旗:象征喜庆与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以下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 A. 双玉
    • B. 黄钺
    • C. 翠竹
    • D. 朱旗
  2. 填空题:整首诗强调了唯有__能动天,感应必然畅通。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六宗”是指六个重要的宗教或祭祀的神灵。 (对/错)

答案

  1. C. 翠竹
  2. 德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写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
  • 《九歌》(屈原):古代祭祀诗歌,表现对神灵的崇拜。

诗词对比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郊庙歌辞》比较: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通过自然与祭祀表达了人对宇宙和神灵的思考与敬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祭祀文学研究》
  • 《赵光逢研究》

以上内容全面展示了《郊庙歌辞》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等多方面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朱表臣职方真州新园 送回上人 送仲文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读问月 过鸣雁城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送谢师厚归南阳 发昭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扑救 通商惠工 花马掉嘴 重规袭矩 包含弟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素帻 世风日下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彐字旁的字 迈绩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乡瓜子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末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