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3
迈迈夫何如,岁聿其暮矣。
终日对寒山,闻此滩流驶。
荒林乱风叶,繁声悲远耳。
夜阑霜天高,悄然长途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看着寒山,听着滩水流动,心中充满了孤寂与忧伤。荒林中风吹落叶,发出凄凉的声音,夜深时分,霜天高远,诗人静静地倚靠在长途之上,思绪万千。
作者介绍:刘谦,清代诗人,字子甫,号澄斋,生于1659年,卒于1736年。刘谦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寻找心灵的安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滩下候风 其一》是刘谦的一首典雅诗篇,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与情感。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开篇的“迈迈夫何如,岁聿其暮矣”,以质朴的语言传达出对时间的感慨,突显了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苍凉。接下来的意象描写更是为诗歌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寒山和滩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荒林乱风叶,繁声悲远耳”,描绘了荒凉的自然环境,风与落叶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堪。夜晚的到来,带来了更加深沉的思绪,“夜阑霜天高”,将诗人置于一个孤独而清冷的空间中,此时的他不仅仅是在观察自然,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深层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在平淡中透出深刻,使人不禁沉思。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的语言与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迈迈夫何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无奈
C. 期待
D. 愤怒
“荒林乱风叶”中的“乱”字可以理解为?
A. 有序
B. 混乱
C. 美丽
D. 安静
诗人整日面对的是什么景物?
A. 江河
B. 大海
C. 寒山
D. 草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