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颠道人画》

时间: 2025-05-06 08:23:05

诗句

皴老苔欲活,墨淡花如影。

瘦玉卓苍烟,藐姑倚素景。

至人耽幽寂,秋气随毫颖。

潦倒有真意,澹泊无人领。

热颜触冰雪,开函默自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3:05

原文展示:

皴老苔欲活,墨淡花如影。
瘦玉卓苍烟,藐姑倚素景。
至人耽幽寂,秋气随毫颖。
潦倒有真意,澹泊无人领。
热颜触冰雪,开函默自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画作中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美。画中的苔藓似乎要复苏,淡墨勾勒出的花朵如同影子般轻柔。细瘦的玉石映衬着青烟,仿佛隐约倚靠在素雅的景色中。至高的人物沉醉于幽静的境界,秋天的气息随着笔尖流露出来。身处潦倒境地的人,内心却蕴含着真实的意义,虽然淡泊的人无人能理解。热切的面容触碰了冰雪,打开了心中的秘密,默默地反思自我。

注释:

  • 皴老:指画作中表现出来的笔法,皴是用来表现山石或树木的线条,老则形容其苍老的状态。
  • :苔藓,常用于形容湿润的环境。
  • 瘦玉:形容细长的玉石,象征清秀、脱俗。
  • 藐姑:指小而轻的东西,暗喻细微的事物。
  • 至人:指修道成真的人,追求内心的宁静。
  • 潦倒:形容处于困境或失意的状态。
  • 热颜:指热情的面容,与“冰雪”形成对比,象征内心的挣扎与冷静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淑曾,字子瑶,清代诗人,生于官宦世家,因其家境优渥而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其诗风清新淡雅,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交织的时代。作者或许在个人生活中经历了一些挫折,因此在诗中表达出对内心宁静与真实意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颠道人画》是一首描绘画作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画的意境与作者内心的情感。首联“皴老苔欲活,墨淡花如影”,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画中景物的生动与静谧,仿佛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延续与美的瞬间。接下来的“瘦玉卓苍烟,藐姑倚素景”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细腻的玉石与苍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画面之美。

诗中的“至人耽幽寂,秋气随毫颖”展现了作者对高人境界的追求,至人所追求的幽静与秋天的气息相得益彰,仿佛在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接下来的“潦倒有真意,澹泊无人领”则表现出作者在逆境中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虽然外界对其理解甚少,但内心的真实意图却愈加清晰。

最后两句“热颜触冰雪,开函默自省”则通过强烈的对比,描绘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反思,热情与冷静的碰撞让人深思,作者在此向读者传达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皴老苔欲活:描绘画中的苔藓,运用“皴老”表现出其古朴的韵味,似乎在诉说生命的渴望。
  2. 墨淡花如影:淡墨中勾勒出的花朵,如同影子般轻盈,展现出一种虚幻与真实的交融。
  3. 瘦玉卓苍烟:细长的玉石立于苍烟之中,展现出一种清雅的气质。
  4. 藐姑倚素景:小巧的物件依靠在素雅的背景中,显得恬静而淡泊。
  5. 至人耽幽寂:至高的智者沉醉于宁静的境界。
  6. 秋气随毫颖:秋天的气息随着笔尖的轻触而浮现,暗示着内心的感悟。
  7. 潦倒有真意:即使在困境中,内心依然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意义。
  8. 澹泊无人领:淡泊的心境无人理解,体现了孤独的哲思。
  9. 热颜触冰雪:热切的面容与冷静的反思形成对比,表现出内心世界的挣扎。
  10. 开函默自省:打开内心的秘密,进行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运用比喻手法,如“墨淡花如影”,将花朵比作影子,传达出其轻盈与虚幻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工整方面做得很到位,如“皴老苔欲活,墨淡花如影”。
  • 拟人:通过“秋气随毫颖”,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通过描绘画作中的自然景物,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韵味。
  • :代表美好与虚幻,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象征纯洁与高雅,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代表虚无与飘渺,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秋气:象征思考与哲理,暗示生命的沉静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至人”指的是: A. 修道成真的人
    B. 普通人
    C. 画家

  2. “热颜触冰雪”中“冰雪”象征的是: A. 生命的脆弱
    B. 内心的冷静与反思
    C. 冷漠的态度

  3. 诗中“潦倒有真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悲伤
    B. 在困境中对真实意义的追求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高淑曾的《题颠道人画》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沉静与反思,而后者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展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首诗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但表现形式和意象的选择上却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赏析》
  • 《高淑曾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复至德山 送福同年复宰关中 拟赠晋江御史陈公 九月同琉球郑生赴通州作 伤歌行 凉夜检理旧书感赋 清明 馀杭道中 送程给事知越州 杂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臂虮肝 包含询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早岁 包含昃的成语 两眼漆黑 嗛齐 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兴衰际遇 瓜字旁的字 耳闻 衣冠文物 包含僩的词语有哪些 贫庶 提手旁的字 一掌遮天 松石 鬼字旁的字 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