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55:46
九十阳春景,阴霾大半残。
不胜拖屐苦,犹道拥炉寒。
鼓听催花未,风看解冻难。
不知新柳眼,何事泪阑干。
春天已经过去了九十天,可是阴霾天气仍然占据了大部分。拖着木屐走在路上,感到苦楚,虽然心里想要围着炉子取暖,却还是觉得寒意袭来。鼓声传来,似乎在催促花儿开放,而风的呼啸又让人觉得冰雪难以融化。我不知道新柳的嫩芽为何已经润湿了泪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徐庭翼,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经历了阴雨天气后,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寒冷的无奈,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共鸣。
《春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阴霾的天气,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开篇“九十阳春景,阴霾大半残”便直入主题,春天已过而天气仍旧阴沉,暗示着春天的迟到和不如意。诗人以“拖屐苦”表达了在阴冷天气中行走的艰难,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受。
接下来的“犹道拥炉寒”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身处春季,却仍然感受到寒冷,给人一种矛盾而苦涩的感觉。而“鼓听催花未,风看解冻难”则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鼓声催促春花开放,但大自然的变化却不是那么容易,风依旧寒冷,给人一种无奈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最后一句“不知新柳眼,何事泪阑干”让整首诗达到了情感的高潮,春天的象征——新柳,竟也因寒冷而泪湿,传递出一种惆怅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对春天美好期待的失落,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阴霾天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变化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九十阳春景”中的“九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拖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失落;而徐庭翼的《春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直接对话,二者在主题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