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51
高眠白石爱松声,小犬频来掉尾迎。
山缺恰看茅屋补,云归忽断柳桥晴。
迷途好记临溪树,冒险重题峭壁名。
偶共老翁谈往昔,为言桑海几回更。
高高的山上,我恬静地躺在白色的石头上,倾听松树的声音,小狗时不时跑来摇着尾巴迎接我。
山的缺口正好可以看到茅屋的修补,白云归去时忽然切断了晴朗的柳桥。
迷路时,临近溪边的树木让我记住方向,冒险时在陡峭的山壁上重写我的名字。
偶尔和一位老翁谈起往事,他说桑田变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几次。
查奕庆是清代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山行》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林之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与小狗的互动、与老翁的谈话,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山行》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和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诗作。开篇以“高眠白石”描绘出清幽的山中环境,诗人恬静地躺在白色的石头上,享受松树间的自然声音,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随着“小犬频来掉尾迎”,小狗的嬉闹让诗歌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温暖,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着,诗人以“山缺恰看茅屋补”描绘出山川与人居的和谐,恰到好处的视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存在是多么的融洽。紧接着的“云归忽断柳桥晴”则营造了一种变化和不确定感,使得自然景象在瞬息之间变换,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后半部分的“迷途好记临溪树,冒险重题峭壁名”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迷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挑战,而在陡峭的山壁上重写名字则展现了勇于冒险的精神。这种冒险并非盲目,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经历中寻找自我。
最后,诗人与老翁的对话“为言桑海几回更”则以历史的变迁为背景,提醒人们珍视当下、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生、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小狗有什么特点?
A. 喜欢跑远
B. 频频掉尾迎接
C. 不理人
诗人通过“云归忽断柳桥晴”,想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变化的无常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迷途好记临溪树”这一句中,溪边的树木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迷失的方向
B. 提供帮助的智慧
C. 生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