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33
原文展示:
沂流入微王峡 张嵲 〔宋代〕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白话文翻译:
再次登上微王峡,山中寒冷,含着翠绿的雾气。 青色的峭壁直插云霄,层层叠叠的绿树繁多。 山深处的石头形状古朴,地方偏僻,鸟鸣声显得格外愤怒。 整日不见人影,只有茫茫的水流空自倾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迹罕至之地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登上微王峡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山寒、翠雾、青壁、碧树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山峡的幽深与僻静,以及作者在此情此景中的孤独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微王峡的深邃与僻静。首句“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即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山寒与翠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冷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进一步以青壁和碧树的意象,加深了山峡的高峻与繁茂。后两句“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则通过石头的古朴和鸟鸣的愤怒,传达了山峡的古老与僻静。最后一句“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以水流的茫茫和空自倾泻,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微王峡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中的孤独感不仅是对人迹罕至之地的描绘,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壁”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山壁 B. 青色的树木 C. 青色的石头 D. 青色的云雾
诗中的“禽声怒”表达了什么? A. 鸟鸣声显得格外响亮 B. 鸟鸣声显得格外愤怒 C. 鸟鸣声显得格外悲伤 D. 鸟鸣声显得格外欢快
诗中的“茫茫水空注”表达了什么? A. 水流广阔无边 B. 水流空自倾泻 C. 水流湍急 D. 水流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