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2:39
蓦山溪
作者: 谭献 〔清代〕
宵来稷雪,万瓦留馀素。
裛袖访疏香,恁繁花,须寻澹处。
一层镜槛,浅黛映双双,寒初度。
秋先去。老倦春风路。
如烟绮梦,听罢霖铃雨。
不为折腰难,为招子,东篱旧侣。
人闲纵好,珍重看花辰,天付与。
尊徐举。帘外轻阴暮。
昨夜降下了雪,万千瓦片还留着残雪的白色。
我轻拂着衣袖,寻觅那淡淡的花香,繁花似锦,却要在幽静的地方寻找。
一层镜子般的栏杆,淡淡的青色映出两两身影,寒意初至。
秋天已经过去,春风的路途让我感到疲倦。
如同烟雾般的美梦,听着细雨敲打铃声。
并不是因为折腰难以为情,而是为了招呼老朋友,东篱的旧侣。
人们虽然闲适,但要珍惜看花的时光,这是天意所赐。
慢慢举起酒杯,窗外轻阴渐浓,夜幕降临。
作者介绍
谭献(约1640-约1700),字学士,号竹筠,清代诗人。他生活在明清交替的时代,受传统诗词影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清代,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尤其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繁忙生活中的闲适与思索。
《蓦山溪》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初雪后的宁静景象,透过“宵来稷雪,万瓦留馀素”,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裛袖访疏香”引入花香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寒初度”“秋先去”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带有一丝惆怅与感伤。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东篱旧侣”,表明了对旧友的怀念与珍视,反映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如烟绮梦”表达梦境的虚幻;“寒初度”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初始。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旧友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宵来稷雪”中的“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雪的种类
C. 代表丰收的象征
D. 诗人的名字
填空题:诗中提到“东篱旧侣”,这里的“东篱”出自于__的诗句。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典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