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4: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4:41:09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像一只蜗牛,低下头来写诗读书,自我安慰适合自己的志向,不求外在的名利。
听到蝉鸣,我在白色竹席上熟睡,看到客人整齐地戴着乌纱帽。
言语虽无味,心中却充满了对鬼神的志向,香火虽微薄,却也与我这个居士有缘。
明年我将离开这里,不再急于追求名利,种竹子等着春天的笋发芽。
晁补之,字朴初,号千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著有《千山诗草》等诗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知。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生活较为闲适的时期,表达了他对个人理想的坚持和对物质名利的淡泊。诗中提到的“明年得去不汲汲”,显示出他对未来的从容态度。
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用“蠖轩屈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谦卑和对生活的自我安慰,表明他并不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接着,诗中描绘了蝉鸣、竹席、客人等细腻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语言无味穷鬼志”,似乎在反思当今社会的浮华与虚妄,表现出对真实自我的渴望。“香火有缘居士身”则显示出他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虽然生活中物质匮乏,却仍然能与神灵有所联系,体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种竹待笋犹须春”更是以春天的竹笋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从容。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流露出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理想的追求,强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乌纱巾”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社会地位
C. 自由自在
D. 自然环境
“明年得去不汲汲”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A. 期待
B. 急迫
C. 忧虑
D. 无所谓
诗中“种竹待笋犹须春”意在强调什么?
A. 忍耐与期待
B. 生活的无趣
C. 追求物质
D. 与人交往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情感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