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43
雨中志感寄李太史伯襄 其二
日落雨声歇,远钟来翠微。
天长人独立,江远雁双归。
雪树果先落,风岩花易飞。
遥怜李供奉,吟眺倚荆扉。
全诗翻译:
夕阳西下,雨声停歇,远处的钟声在翠微山中传来。
漫长的天际下,独自伫立的人,江边的雁群成双飞回。
雪白的树上果实先落,风中的岩石花瓣轻易飞舞。
我遥远地惦念李供奉,倚着荆门吟唱眺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李供奉”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李太史伯襄,可能是作者对他的敬仰与思念。此诗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怀念。
作者介绍:
伍瑞隆,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象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伍瑞隆的诗歌常常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对较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日落雨声歇,远钟来翠微”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场景,夕阳的余晖和雨后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而“天长人独立,江远雁双归”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孤独的身影与归来的雁群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思念与惆怅。
“雪树果先落,风岩花易飞”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对友人李太史伯襄的深情怀念。最后一句“遥怜李供奉,吟眺倚荆扉”,诗人以吟唱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以雨中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充满了人情味与自然美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
李供奉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雨中志感寄李太史伯襄 其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