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7
凌云材料化人营,锡瑞鸣珂意气生。
雅尚肯骄三太贵,恩华曾历四朝平。
悠然凤吹怀仙引,不尽鸿冥扈圣情。
十二楼台迷处所,惟馀星使得知名。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迁居新居的喜庆场面。诗中提到,像云一样的材料为人们所用,瑞气和鸣的车铃声中蕴含着生机。诗人表达了对万先生的赞赏,认为他在三位太师之中不会自满,并且他的恩德历经四朝而不衰。悠然的风吹来,仿佛引导着他向仙境迈进,永远不会停止对圣人的情怀。最后,诗中提到那十二座楼台,令人迷惑的地方,唯有那颗星星能让世人得知他的名声。
作者介绍: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画,主张“文人画”,在艺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多表现人文情怀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董其昌晚期,恰逢万瞻明迁居,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祝贺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与相互支持。
这首诗以鸿雁和云彩的意象开篇,展现了一种高远的气势,仿佛在描绘万瞻明如同云端般的成就。通过“锡瑞鸣珂”这一句,诗人将万先生的迁居与吉祥的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传达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接着,诗人提到“雅尚肯骄三太贵”,这反映出万先生的谦逊与高贵品质,显示出他并未因地位而自满,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风范。随着诗句的发展,“悠然凤吹怀仙引”进一步深化了对万瞻明的人格赞美,仿佛他在追求理想和仙境的路上,永远与高雅的境界相伴。
最后的“十二楼台迷处所”则是一种象征,暗示着在繁华背后,真正的荣耀与名声只有少数人能识得。整体来看,诗歌不仅展现了对一位朋友的祝贺,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万瞻明的赞美,表现了对高尚人格和理想追求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祝福。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锡瑞鸣珂”中的“鸣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车上的铃铛
C. 一种饮料
D. 一种花卉
诗中的“悠然凤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宁静与幻想
D. 愤怒
“十二楼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名声与地位
C. 权力
D. 友谊
答案: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