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54
《濂溪台》
作者:陈献章 〔明代〕
黄菊花开又一年,
南山无分对陶潜。
不知风雨随侬否,
恼杀台中一夜眠。
每年黄菊花又一次盛开,
南山的景色与陶潜没有任何区别。
我不知道风雨是否与你相伴,
在台上我因这一夜的失眠而烦恼不已。
陶潜是中国文学史上闻名的隐士,他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常常被后人所敬仰。诗中提到的“南山”与“陶潜”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对黄菊花开与陶潜隐居的对比,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陈献章(约1483年-1544年),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曾任职于朝廷,后辞官归隐。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态度为题材,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濂溪台》创作于明代,正是文人隐士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惑的思考。
《濂溪台》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首句“黄菊花开又一年”点明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循环与变化。菊花在古代象征着长寿与坚韧,诗人以此引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南山无分对陶潜”,则将自己与陶渊明的理想生活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然而,第三句“不知风雨随侬否”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困惑。最后一句“恼杀台中一夜眠”则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考人生时的焦虑和烦恼。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时间与生命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困惑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濂溪台》中的“黄菊”象征什么?
陶潜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南山”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