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6:51
板桥横野渡,书屋占清秋。行以擘窠法,应从渤海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桥梁横跨在野外的小河上,书屋坐落在清爽的秋天里。行走在这片风景之中,仿佛是在遵循一种自然的方式,寻找那来自渤海的灵感。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擘窠法”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创作的追求,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探索和追寻。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以其诗词和书画闻名。他的诗风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思考,风格优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书房生活的热爱。正值清秋,诗人或在书屋中享受这份宁静,思绪随着自然的变化而飘荡。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书屋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板桥横野渡,书屋占清秋”描绘出一个恬静的环境,诗人仿佛在桥上徘徊,感受着秋日的清新与书屋的安静。后两句则将诗人的思考引向创作的过程,提到“行以擘窠法”,暗示诗人正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追求艺术的灵感,并关联到渤海的广阔,象征着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在自我沉思和自然的交融中,寻找灵感与创作的真谛。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创作灵感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书屋”主要象征什么?
A. 书籍的积累
B. 交流的场所
C. 文化的栖息地
D. 休息的地方
“擘窠法”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桥梁的构造
B. 一种创作方式
C. 一种书法技艺
D. 一种理想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