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云栖庵》

时间: 2025-07-12 23:02:06

诗句

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

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

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

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02:06

原文展示:

宿云栖庵
作者: 柯崇朴 〔清代〕

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
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
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
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而宁静的古寺,远公(指方丈或高僧)留下的足迹仍在,古寺被暮云笼罩。石阶蜿蜒,青苔覆盖,山岩环绕着青翠的树木。香台上偶尔有鸟儿飞来,阴暗的峡谷中似乎藏有龙。久坐在此,心中渐渐忘却了寂寞,沉沉地听着夜晚的钟声。

注释:

  • 远公:指高僧或出名的和尚,象征着智慧和修行。
  • 遗迹:留下的痕迹,指古寺的历史。
  • :石阶。
  • 苍苔:青苔,生长在岩石或湿润的地方,代表自然的宁静。
  • 香台:寺庙中用于供奉香火的台子,常与宗教仪式有关。
  • 阴壑:指幽暗的山谷。
  • 沈沈:形容深沉、安静的样子,常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

典故解析:

  • 远公遗迹:可能指中国历史上某位伟大的高僧的遗迹,反映出对宗教和精神的敬仰。
  • :在中国文化中,龙通常象征着力量和神秘,也与自然的力量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柯崇朴,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诗歌、书法及其对自然的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柯崇朴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之际,表现了他对古老寺庙的怀念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宿云栖庵》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展现了清代诗人柯崇朴对自然、宗教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古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恬静、幽深的场景,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宁静并不是来自外界的喧嚣,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明澈。诗的开头提到“远公遗迹”,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追忆一位高僧曾经的教诲。随后,描绘了蜿蜒的石阶和青苔,将读者的视觉引入一个幽静的环境,这里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

“香台时下鸟”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鸟儿的出现为这个静谧的场所增添了一丝灵动。而“阴壑暗藏龙”则用龙的意象增加了神秘感,象征着潜在的力量与未知的事物,暗示着生活中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最后两句“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心灵的沉静与安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唯有钟声回荡,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远公遗迹在:古寺仍留存着高僧的遗迹,表达出对古代宗教文化的敬重。
    • 古寺暮云封:古寺被傍晚的云雾笼罩,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磴转苍苔合:石阶弯曲,青苔覆盖,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岁月的流逝。
    • 岩回碧树重:山岩环绕,青树重重,展现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
    • 香台时下鸟:香台旁有鸟儿偶尔飞落,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阴壑暗藏龙:阴暗的山谷中藏着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与神秘。
    • 坐久心忘寂:久坐在此,心中渐渐忘却了孤独与寂寞。
    • 沈沈听夜钟:静静地听着夜晚的钟声,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僧比作“远公”,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 对仗:如“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美。
    • 意象:通过“暮云”、“青苔”、“夜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 主题思想:这首诗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 远公:象征智慧与修行。
  • 古寺: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韵味。
  • 香台:与宗教仪式相关,代表着精神的寄托。
  • :象征力量与神秘,承载着文化的象征意义。
  • 夜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远公”指的是: A. 一位高僧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历史学家
    D. 一位文人

  2. “阴壑暗藏龙”中的“龙”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鸟
    B. 潜在的力量与神秘
    C. 一种动物
    D. 时代的变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宁静
    C. 忧伤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柯崇朴的《宿云栖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与宁静,但王维更侧重于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淡泊,而柯崇朴则强调了宗教与内心的修行。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但侧重点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一九九七年十月,忽得日英电告,克正以肺癌弃世,不胜震悼,哀吟当哭 踏莎行 踏莎行 其一 龙潭道中 踏莎行 中秋寄楚乡 踏莎行 其六 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踏莎行 踏莎行 用韵 踏莎行·辽萧后洗妆楼 踏莎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颖而出 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取智笼 登山小鲁 光阴如电 生旦净丑 秤砣 水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人字头的字 卜字旁的字 气井 辜较 半文不白 包含描的成语 徐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