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6:04
《登莫釐峰》
作者: 柯崇朴 〔清代〕
莫釐之峰何嵯峨,下有冲激之洪波。
波光浩渺天一色,渔舟几处扬清歌。
云散烟空风乍息,湖上诸峰开历历。
小者如拳大若箕,遥遥空翠俱堪摘。
支硎穹窿作列屏,层峦复嶂何青青。
道场卞山遥拱峙,波中点点同流萍。
孤峰独向湖中辟,倒影入湖湖尽碧。
可怜万顷堆琉璃,落日沈波摇琥珀。
俯视千家粉堞雄,连甍接翼自相通。
橘实垂时金错落,绮窗开处玉玲珑。
此时旷望乐何极,杳然如在丹青中。
来朝归去入城郭,空羡矶头一钓翁。
莫釐峰是多么高耸,下方有激荡的洪水。
波光粼粼,湖面与天空融为一体,渔船在几处扬起清歌。
云散烟消,风忽然停息,湖上诸峰清晰可见。
小的山峰如拳头一般,大的如箕斗,远远的青翠可以随手摘取。
支硎山的巍峨像屏风一样,层峦叠嶂何其青翠。
卞山远远地耸立,湖中波点如同浮萍。
孤峰独自伸向湖中,倒影在湖面上碧色尽现。
可怜那万顷湖面如琉璃般闪耀,落日沉入水中,波光摇曳如琥珀。
俯视千家房屋如粉墙一样雄伟,连绵的屋顶自相连接。
橘子成熟时金黄错落,窗子打开处如玉玲珑。
此时的旷望乐趣何其无穷,宛如置身于丹青之中。
明天归去进入城郭,空羡那些礁石上的钓翁。
作者介绍:柯崇朴,生于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登临莫釐峰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通过描写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登莫釐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莫釐峰壮丽的风光。开头几句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高耸的莫釐峰和奔腾的洪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接着,诗人通过波光、渔舟、云烟等意象,描绘出湖面与天空的和谐,渔舟的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场景。
诗中小山如拳、大如箕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的大小,衬托出大自然的多样与壮阔。通过“孤峰独向湖中辟,倒影入湖湖尽碧”,诗人不仅展现了山水相映的美景,也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落日沉入湖中,波光摇曳,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最后,诗人以自我反思结束,羡慕那位钓翁的淡泊与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欣赏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蕴含的孤独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莫釐之峰”主要描绘了什么特点?
诗中“波中点点同流萍”表达了什么意境?
“可怜万顷堆琉璃”中的“琉璃”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