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4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
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
身勩竟亡疲,团团欣在目。
野芳绿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树延晚凉,早田候秋熟。
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
解佩临清池,抚琴看修竹。
此怀谁与同,此乐君所独。
在长山之下耕作,灌溉着坦溪的弯曲水流。
东山上有古老的墓地,南野则新建了房屋。
我的家世世代都是儒生,子孙卑视依赖俸禄。
披着晨雾到田里耕作,带着月光夜晚回家读书。
身体虽然疲惫,但眼前的美景让我心中欢喜。
野花芳香可供采摘,清泉美丽可供捧饮。
茂密的树木在傍晚带来凉爽,早田在等待秋天的丰收。
茶水在松柴火上煮沸,酒在荷花杯中轻轻吸饮。
解下佩饰在清池边,抚琴观赏修长的竹子。
这样的心情有谁能分享,这样的快乐只有你我独享。
诗中没有涉及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戴叔伦,唐代诗人,字景纯,号小山,擅长描写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清新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南野》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满足。开头两句描写诗人在山下耕作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东山的遗址和南野的新筑,暗示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彰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丰收的季节,表现了劳动的喜悦与期待。通过对茶、酒、清泉等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此怀谁与同,此乐君所独”一句,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尽管生活美好,但真正能共鸣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显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反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解佩”指的是什么?
诗人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