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

时间: 2025-07-28 09:59:28

诗句

甫田之田骄骄莠,大国之郊濯濯山。

养且难成摧则折,宁居材与不材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9:28

原文展示:

甫田之田骄骄莠,大国之郊濯濯山。
养且难成摧则折,宁居材与不材间。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田野上,杂草丛生,显得十分骄傲;
大国的郊外,山峦清澈明亮。
虽然养成的东西难以成材,摧残后则会折断;
宁愿居于有材与无材之间。

注释:

  1. 甫田:指初春的田野。
  2. 骄骄莠:骄傲的杂草,意指杂草茂盛。
  3. 濯濯山:清澈的山,形容山水的明净。
  4. 养且难成:养育却难以成材。
  5. 摧则折:被摧残后则会折断。
  6. 宁居材与不材间:宁愿处于有材与无材的状态之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20年-1290年),字子昂,号惟白,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哲理的探索,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中“甫田之田骄骄莠”描绘了初春田野的繁盛,却暗含对于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杂草的生长代表了生命的顽强,也似乎在嘲讽社会的不公与无奈。接着提到的大国郊外的“濯濯山”,则展现了山水的清丽,形成了与杂草的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养且难成摧则折”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即使经历了养育和成长,却仍可能遭遇摧残而失去一切。这里的“材”与“非材”之间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宁愿处于一种中庸的状态,而不是追求浮华与外在的成功,反映出一种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引发读者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甫田之田骄骄莠:描绘春天田野的景象,杂草丛生,暗示生命的顽强。
  2. 大国之郊濯濯山:大国郊外的山明净而美丽,形成了与杂草繁盛的对照。
  3. 养且难成摧则折:表达了成长的不易,遭遇摧残后则可能失去一切。
  4. 宁居材与不材间:宁愿处于一种平和状态,而非追求外在的成功与荣华。

修辞手法

  • 对比:杂草与山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杂草象征着生命的无奈与现实的艰难,山水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强调了在复杂的人生中,平和与真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希望。
  2. :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社会的烦扰。
  3. :象征清明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甫田之田”所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摧则折”中的“摧”指的是什么?

    • A. 养育
    • B. 摧残
    • C. 生长
    • D. 失败
  3. 诗中“宁居材与不材间”反映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追求内心的平和
    • C. 抱怨生活
    • D. 对社会的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杜甫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慨。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翁运干 赠谈命 赠丝桐墨蕙吕能甫淮东制阃之客 赠施秋渚 赠僧玘长老 赠勉周济川 赠鸿宿洲淮士 赠东华老真钟逸士 赠道士李岫云 虞美人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炮煨 得意之作 包含就的成语 论证 沾风惹草 包含窠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披根搜株 安国富民 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怨敌 革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滫食 一片志诚 叩诊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