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5: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5:18:40
醉眠亭
作者: 晁端禀 〔宋代〕
吏部瓮閒眠,先生窗下卧。
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
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
吾知醉寝胜闲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沟渎超江汉,幕席视天地。
蝴蝶不知缘变化,黄粱未熟虚营利。
从来闲处得闲乐,何者功成与名遂。
陇西夫子称世贤,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东坡名之为醉眠。
醉复眠兮眠复醉,颐养邹轲浩然气。
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
花影满身犹未觉,竹风吹面不知醒。
忆昔乐天贪醉吟,吟哦未免劳其心。
不如醉睡了无事,其乐陶陶得趣深。
我身走尘埃,羁鞅殊未息。
有所思兮在高轩,欲往从之路艰塞。
无缘一榻同醉眠,空秃千毫挥醉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醉眠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描述自己在吏部的闲适生活,夜晚偷饮美酒,白天享受清风送爽。他认为,清风的快意比酒还要好,能够抚平烦恼、洗去尘垢。他深知醉睡胜过无聊的闲睡,能让人寄托天真与忘却世俗的累赘。诗中提到的“沟渎超江汉”意指胸怀广大,视野开阔,表明他所处的环境超凡脱俗。接着,诗人提到蝴蝶和黄粱的典故,表达对世事变化的无奈,以及对虚妄功名的淡然。他觉得,闲处能得闲乐,何必追求功成名就?陇西的夫子被称为世间的贤者,而他自认能饮酒的世家也算是酒中仙。诗人借醉眠亭的地理位置,引出东坡对其的称赞。醉与眠的交替,滋养他的浩然之气,贤者的清明与浊者的混沌形成鲜明对比,醉梦之间,忘却了自我。他对过去的吟咏感到无奈,认为不如醉睡来得轻松快乐。身处尘世,心中却有牵挂,想要追寻的路却艰难险阻,最终只能孤单挥笔,寄情于酒。
作者介绍:晁端禀,字子瑄,号寒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喜爱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以闲适的生活态度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中,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诗人常常借酒抒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我的反思。
《醉眠亭》是一首展现诗人追求闲适与自在的作品,诗人在这里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全诗通过对醉眠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风、饮酒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超然。诗中的“醉复眠兮眠复醉”带有一种循环往复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理想中的人生状态。诗人将醉酒与沉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在这个繁忙的世俗中,追求一种无为的安宁,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诗中提到的“蝴蝶不知缘变化”,通过蝴蝶的无知,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提到的“黄粱未熟虚营利”则揭示了对世俗利益的质疑与否定,强调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强调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以酒与梦的结合展现个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醉眠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晁端禀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黄粱”象征什么?
A. 美酒
B. 虚幻的理想
C. 自然风光
D. 朋友
诗人认为清风的快感比什么更好?
A. 酒
B. 水
C. 食物
D. 睡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