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5:25
《上裴度舍人》
作者:王建 〔唐代〕
小松双对凤池开,
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
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
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
县丞头白走尘埃。
小松树在凤池两侧开放,
我的足迹和衣香逼近台阶。
天意全都从彩笔中流露,
帝王的心思向紫烟飘来。
非时的玉案上呈现圣旨,
每天金阶上接受赐赉归来。
仙侣为何不记得名字和姓氏,
县丞白发苍苍走在尘埃中。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安,晚唐诗人,生于公元约750年,卒于83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高远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风花雪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建与裴度的友谊交往之际,裴度为当时著名的文人和官员,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权力的感慨。
《上裴度舍人》是一首颇具韵味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小松双对凤池开”开篇即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的美感。接下来的“履迹衣香逼上台”则表现出作者的文人气质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与理想的思索,似乎在隐喻文人之路的艰辛与希望。最后几句“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则反映出对世俗官场的无奈与失望,表现出一种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渴望超脱尘世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松双对凤池开”中的“小松”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权力
C. 低贱
“天意皆从彩毫出”中的“彩毫”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意志
B. 文人的才情
C. 自然的美景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