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23
长松万株绕茅舍,
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
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
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
得似老翁吾即休。
长长的松树万株环绕着茅草房,
怪石和寒泉在岩石下近旁。
八十岁的老翁仍然健步如飞,
带着儿孙到田间收割庄稼。
我羡慕老翁的居所幽静,
我爱老翁的无欲无求。
世俗的是非何足挂齿,
如果能像老翁那样,我就可以安逸地生活。
诗中提到的老翁,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老翁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闲适、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元结,字公辅,唐代诗人,官至太原尹。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观察细腻著称,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多为名利所累,元结通过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宿洄溪翁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表达诗人愿景的佳作。全诗通过描写老翁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中“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而“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则表现了老翁的健康和勤劳,透露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老翁生活状态的羡慕:“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这里不仅是对老翁隐逸生活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人表示,世俗的是非和纷争对他来说并不重要,真正值得追求的是那份宁静和内心的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的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这种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松”指的是什么?
老翁的生活状态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情感?
诗人认为世俗的纷争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