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保母帖》

时间: 2025-05-24 04:26:47

诗句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

残砖裹送平原家,阅古众帖奚独遗。

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

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卷赠之。

简编无端发汲冢,陵谷何年沈岘碑。

坐中赏识本易厌,世外隐伏劳旁窥。

骚人胜士一朝玩,孝子慈孙千古悲。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4:26:47

原文展示

咏保母帖
作者: 王易简 〔宋代〕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
残砖裹送平原家,阅古众帖奚独遗。
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
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卷赠之。
简编无端发汲冢,陵谷何年沈岘碑。
坐中赏识本易厌,世外隐伏劳旁窥。
骚人胜士一朝玩,孝子慈孙千古悲。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师。

白话文翻译

谁知道这块黄昏时刻的刻石是谁所做?在双松树下,它陪伴着方壶和螭(龙)。文中记载的是保母李,她是大令(大官)的所为。点画之间,谁又能知道她年纪尚小?笔墨是不可以限制于儿时的。当她的笔墨寄托在长久的计划上,岁月却如同之前一样异样。因为怜惜樵夫的巧手收拾,难道就没有行道的人也在感叹吗?残砖送到平原的家中,阅读古帖何必独独遗漏这些呢?穷尽追溯商议是非,所见所闻多传疑惑。尘埃覆盖的纸张拂去陈迹,听说你喜欢的事情卷赠给你。简编无缘自发,沉没于陵谷何年何月的碑上。在座的人欣赏本来容易厌倦,世外隐伏着劳碌的旁观者。骚人胜士一朝玩乐,孝子慈孙千古悲哀。难道你没看到钟侯的书法也是极为奇特,甚至下到墟墓去寻求他的老师吗?

注释

  • 黄閍:黄昏时分。
  • 双松:指双生的松树,象征长久和坚韧。
  • 保母李:指的是一位保姆,李姓,可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 大令:指的是高官或大人物。
  • 点画:书法中的笔划。
  • 樵人:砍柴的人,象征平民劳动者。
  • 残砖:破碎的砖块,寓意破旧的遗存。
  • 钟侯:指钟繇,东汉著名书法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易简,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细节,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咏保母帖》是在一个宁静的时刻,作者面对一块古老的刻石,感悟到历史的沉淀与人情的流转。诗中通过对保母李的描绘,反映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尊重,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

《咏保母帖》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通过对一块保母李的刻石的描绘,王易简不仅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诗中,黄昏的意象与双松的对比,勾勒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作者通过对点画与岁月的反思,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时间性与永恒性之间的矛盾。点画虽然是年轻的,但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其意义却愈加丰富。诗中提到的樵人和残砖,象征着劳动者的辛勤以及历史的遗留,彰显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关注。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又蕴含着对历史的敬畏,展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閍断刻得者谁:引出对刻石的疑问,表现对历史的好奇。
  2. 双松下殉方壶螭:描绘自然环境,暗示古代文化的延续。
  3. 其文记述保母李:明确刻文主题,指向历史人物。
  4. 云是大令之所为:表明保母李的地位与重要性。
  5. 点画安知尚年少:质疑年龄与艺术的关系。
  6. 笔不可制从儿时: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
  7. 当其翰墨托久计:探讨艺术的长期影响。
  8. 异哉岁月如前期:感叹岁月的无情。
  9. 为怜樵人巧收拾:引入劳动者,表现生活的真实。
  10. 岂无行道犹嗟咨:反思世事的复杂性。
  11. 残砖裹送平原家:象征历史的遗留。
  12. 阅古众帖奚独遗:探讨文化传承的问题。
  13. 穷诹远引商是非:对是非之事的追溯。
  14. 具眼落落多传疑: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15. 尘埃尺纸拂陈迹:暗示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16. 闻君好事卷赠之:表明个人情感的寄托。
  17. 简编无端发汲冢:提及文化的无穷无尽。
  18. 陵谷何年沈岘碑:追问历史的沉浮。
  19. 坐中赏识本易厌:反映对艺术的复杂感情。
  20. 世外隐伏劳旁窥:暗示旁观者的存在。
  21. 骚人胜士一朝玩:对文人和武人的比较。
  22. 孝子慈孙千古悲:表达对家庭伦理的深思。
  23.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引入钟繇作为书法的代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如“黄閍断刻”“双松下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点画与岁月、樵人和残砖比喻,深化了主题。
  • 拟人:通过对历史的“询问”,赋予历史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閍: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双松:象征坚韧与长久的文化传承。
  • 樵人:代表平民和劳动者的智慧与辛勤。
  • 残砖:象征历史的遗留与文化的传承。
  • 书法: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艺术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咏保母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易简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閍”指的是什么时间?

    • A. 早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D. 午夜
  3. “残砖裹送平原家”这句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对古代历史的追溯
    • B. 对平民生活的关注
    • C. 文化传承的遗留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王易简
  2. B. 黄昏
  3.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咏保母帖》《登高》:两首诗在主题上均涉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但风格不同,《咏保母帖》更侧重于书法艺术与生活细节的结合,而《登高》则更强调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王易简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李明
  3. 《书法艺术与历史》—张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赋未能也得曹泸南壬午冬留题上清诗因次韵 其二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二首 宝云庵戒师 梦语 梅两绝 奚左藏 二佳 中春中浣一日老人挈累下西市寓舍越三日某行 益昌次费伯矩赠行韵五首 答高才卿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红 耳刀旁的字 万里长征 己字旁的字 陶宛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鲜伶伶 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驼囊 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走斝传觞 黑字旁的字 耳后生风 秀才人情半张纸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