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04
虞书纪典上稽唐,
鲁史传经近属商。
刻玉春山瞻气象,
积星东壁聚钩芒。
朝思膏饫欢情洽,
天令中和尽刻长。
虽引客卿讥子墨,
翰林还许望清光。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经典的崇敬,以及对文人雅士的期许。诗中提到《虞书》和《鲁史》,说明诗人渊博的学识和对历史的关注。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春天的气象,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尽管有对某些人的讥讽,但诗人依然对理想的文学追求充满信心。
刘敞,字希声,号白云,宋代人,官至翰林学士,擅长诗词,风格清新雅致,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受邀参加朝廷的盛宴,借此机会表达对古籍经典的热爱和对文人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结构,每句字数和谐,音律优美。内容上,诗人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引用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开头两句提到《虞书》和《鲁史》,拉开了对历史的追溯,显示出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转向春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尽管最后提到对某些人的讥讽,诗人仍然坚持对清明光辉的追求,体现了文人高洁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理想的坚定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提及的《虞书》主要是关于哪个国家的历史?
诗人在文中对“膏饫”的描述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翰林”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