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22
杂曲歌辞 少年行二首 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侠客在西陵送别朋友的场景。他在短短的亭子中送行,青翠的槐树夹道而立,白马飞驰如流星般迅猛。听说急报传来,单于(匈奴首领)正在寇扰井陉。少年气宇轩昂,轻松地奔赴战斗,谁还会在意燕山的铭文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号芜湖,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律和七绝,被誉为“诗家天子”。他的诗作多描绘战争、边塞和侠义精神,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背景下,正值国家富强、边疆频繁出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少年侠客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于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少年侠客的豪情与壮志。开篇的“西陵侠少年”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充满了侠义精神。短长亭的设置则渲染了送别的氛围,给人以离别的感伤。接下来的描写中,青槐与白马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宁静的自然,后者则是快速行动的勇者,呼应了侠客的气质与行为。
在面临外敌侵扰的背景下,少年侠客的气宇轩昂显得尤为突出,表现出一种“气高轻赴难”的勇敢精神。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赞颂,也是对时代英杰的礼赞。最后一句“谁顾燕山铭”则以反问的方式,加深了情感的激烈,表现出对历史的淡然与对现实的关注,强调了年轻人追求理想与责任的决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与对国家的忠诚,强调了侠义精神与对外敌的无畏,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马如流星”比喻什么?
“单于寇井陉”中的“单于”指的是什么?
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