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吟四绝》

时间: 2025-05-12 07:19:43

诗句

香鼎灰寒午梦回,閒情谁与梦徘徊。

杖藜信步穿幽径,一阵野芳何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19:43

原文展示:

春吟四绝 张榘 〔宋代〕

香鼎灰寒午梦回,閒情谁与梦徘徊。 杖藜信步穿幽径,一阵野芳何处来。

白话文翻译:

香炉中的灰烬已冷,午后的梦境醒来,闲散的心情有谁与我在梦中徘徊。 拄着藜杖随意漫步穿过幽静的小径,一阵野花的香气不知从何处飘来。

注释:

  • 香鼎:香炉。
  • 灰寒:指香炉中的香灰已冷,表示时间已久。
  • 閒情:闲散的心情。
  • 杖藜:拄着藜杖,藜杖是一种用藜茎制成的拐杖。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野芳:野花。

诗词背景: 张榘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春吟四绝》描绘了春日午后的闲适景象,通过香炉、梦境、幽径和野花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午后的闲适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首句“香鼎灰寒午梦回”,以香炉灰冷暗示时间的流逝,午梦醒来则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回归现实的情境。次句“閒情谁与梦徘徊”,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梦境中美好时光的留恋。后两句“杖藜信步穿幽径,一阵野芳何处来”,则通过描绘诗人漫步幽径、闻到野花香气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香鼎灰寒”和“午梦回”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和梦境醒来的氛围。
  • 次句以“閒情”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梦境中美好时光的留恋。
  • 后两句通过“杖藜信步”和“野芳何处来”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漫步幽径、闻到野花香气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閒情谁与梦徘徊”中的“梦徘徊”赋予了梦境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比喻:“香鼎灰寒”中的“灰寒”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春日午后的闲适景象,诗人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香鼎灰寒: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结束。
  • 閒情:象征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杖藜信步:象征诗人随意漫步的姿态。
  • 野芳:象征自然美景和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香鼎灰寒”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梦境的结束 C. 香炉的冷清 D. 以上都是

  2. 诗中的“閒情谁与梦徘徊”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梦境中美好时光的留恋 C.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D. 以上都是

  3. 诗中的“杖藜信步穿幽径”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诗人随意漫步的姿态 B.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C. 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D. 以上都是

答案:1. D 2. D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喜雨》:描绘春夜雨后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
  • 王维《鸟鸣涧》:描绘山中鸟鸣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榘的《春吟四绝》与苏轼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但张榘的诗更注重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盘山 其一 坦坦埼 宝陀山观音赞 天童山交禅师塔铭辞 赠晋水师 马秦山碧云庵联句 颂古三首 其一 自赞 摘椒颂 颂古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全独 包含倾的词语有哪些 毫不讳言 草字头的字 CDMA 浩气英风 大约莫 难言之隐 雨字头的字 立开头的成语 鬼魅 谋如泉涌 你儜 金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画里真真 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