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5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3:48
俸钱随月尽,公务逐时生。
白发多悲感,皇华倦送迎。
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
会向沧浪上,秋风自濯缨。
每月的薪水总是用尽,公务也随着时间而产生。
白发增多让我感到悲伤,皇宫的华丽让我感到疲倦。
奉献自己却没有实质的事情,只为虚名而困扰。
我会在沧浪河边,任凭秋风吹拂我的衣襟。
“沧浪”出自《庄子》,意指清澈的水流,常用来象征自由与放松。诗中提到的“秋风”则是一种自然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王禹偁(953年-1016年),字子真,号静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官舍偶题》创作于王禹偁在官场中受挫之际,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疲惫,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官舍偶题》展示了王禹偁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反思。诗的开头以“俸钱随月尽,公务逐时生”两句切入,生动地描绘了官员的日常生活,薪水的快速消耗与公务的繁忙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白发多悲感,皇华倦送迎”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权力生活的厌倦,白发的增多象征着年龄的增长与时间的流逝,而“皇华”的华丽则突显出其内心的孤独与疲惫。
最后两句“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会向沧浪上,秋风自濯缨。”则揭示了他对名利的反思与追求。他虽然奉献了自己的身心,却未能获得实质的成就,反而被虚名所困扰。结尾的“秋风自濯缨”则是一种释然,表达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暗示着一种归隐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虚名的厌倦与对人生价值的探求,最终流露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俸钱随月尽”的意思是:
A. 薪水每月增加
B. 薪水每月用尽
C. 薪水每月延迟
“白发多悲感”表达了: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官场的热爱
“秋风自濯缨”中的“濯缨”指的是:
A. 洗涤衣物
B. 装饰品
C. 心灵的解脱
王禹偁的《官舍偶题》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王禹偁更侧重于对官场虚名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