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00:53
少年
李商隐 〔唐代〕
外戚平羌第一功,
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
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
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
不识寒郊自转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所取得的功绩和荣耀。外戚平羌的战功赫赫,年轻时便被重封。诗人在高处俯视,直达宣室,仿佛登上了龙头;穿过甘泉,像豹一样迅猛。梦醒时分,感到别馆里云雨般的梦境,归去时在蕙兰丛中徘徊。灞陵的夜猎伴随田窦,竟在寒冷的郊外迷失了方向,仿佛自己如同转动的蓬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包含丰富的情感和典故,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少年》写于李商隐的晚年,或许是对自己年轻时的军旅生涯和功名的回忆,也反映了他对权力和荣耀的复杂感受。
李商隐的《少年》充满了对年轻时代的怀念和对功名利禄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外戚平羌的功绩,展现了年轻人的辉煌与荣耀。开篇便以“外戚平羌第一功”引入,说明年轻人虽年少但已获得重封,展现出其非凡的才能。接下来的意象,借用“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暗示着奋斗的艰辛与荣耀的短暂。
诗中“别馆觉来云雨梦”一语,不禁让人想起年轻时的梦想与追求,然而当梦醒时分,却回归到现实的蕙兰丛中,感受到一丝失落。后面“灞陵夜猎随田窦”则是对追求过程的描绘,虽在追寻中迷失方向,但那份追求的热情依然未减。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了对青春与理想的追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年轻人的回忆,探讨了青春、理想、功名与人生的多重关系,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少年》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商隐
D. 白居易
诗中“外戚”指的是?
A. 皇帝
B. 权臣的亲属
C. 士兵
D. 诗人本人
“灞陵夜猎”中的“夜猎”象征着?
A. 追逐梦想
B. 迷失方向
C. 生活的平淡
D. 自由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商隐的《少年》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感慨,李白则强调豪放的饮酒和人生的畅快。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