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44:33
行尽平冈十里间,好山迎我翠相环。
九疑更在云深处,只恐天高不可攀。
走过平坦的丘陵,十里之间,
美丽的山峦在我周围环绕着绿意盎然。
九疑山更在浓云深处,
我只担心那高天难以攀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九疑”是中国古代名山,传说为舜帝所游历之地。诗中提到的“九疑”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人们心灵向往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马大同,字子直,号稼轩,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过九疑》创作于诗人游历九疑山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过九疑》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表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通过“行尽平冈十里间”,展示了宽广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他的行走和探索精神。接着“好山迎我翠相环”,描绘了群山环绕的美丽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九疑”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向往与无奈的矛盾心理。“九疑更在云深处”,暗示了理想虽然美好,但却远在云雾之中,难以触及。在“只恐天高不可攀”中,诗人坦诚了自己的无奈,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力感,这种情绪在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深沉思考和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
“九疑”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马大同的《过九疑》更强调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和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